□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冯艳华 “去年我在村里采摘菊花,一天能挣五六十块,现在又在合作社里包装菊花,一天也能挣个五六十。一年下来,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挣五六千块,我可满足了……”近日,漯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老应村村民杨贵香笑着说。 在该村花茶加工车间,村民们正为一笔20万的菊花茶订单忙碌。据了解,2021年该村通过整合150多亩荒沟地,采用“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种植金丝皇菊和贡菊,每亩收益在3000元以上。在特色产业发展中,漯河市示范区实施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、合作社绑定农户的“双绑”利益联结机制,推动流转土地2万多亩,培育了12家田园综合体,发展大棚西瓜、瓜苗培育、猕猴桃、农业生态园等项目。目前,该区村集体经济规模逾2500万元,农民人均年增收近千元。 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,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指导各村结合实际,依托自身资源优势,选择富民产业、发展特色产业,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”漯河市示范区乡村振兴办负责人表示。 SourcePh" style="display:none"> |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豫花园 ( 豫ICP备09039788号 )
GMT+8, 2023-3-29 04:47 , Processed in 0.033313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